聚焦晶昊盐化:一滴水的循环经济账
8月8日晚,江西卫视《江西新闻联播》报道江盐集团晶昊盐化调研情况,从“一滴水的循环经济账”,展示晶昊盐化在节水、循环用水、废水处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效,以及绿色发展的路径。
消耗14吨水只能换1吨纯碱,这是传统化工行业的用水账本。在江西,一家化工企业用6年时间将这个等式彻底改写,依托科技创新,从喝水大户到吸水行家,实现“滴水生津”。今天,让我们跟随记者走进这家国家级绿色工厂,一起算算一滴水的循环经济账。 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纯碱分公司经理李健刚:“纯碱系统生产它要产生很多热量,温度都70多(摄氏)度,要用30多(摄氏)度的循环水去把几个系统里的的热量降下来。” 仅冷却这一环节,每小时就要用掉200多吨水,而在纯碱生产中,各个环节都少不了用水。李健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按企业年产70万吨纯碱的总量算,一年下来,光水费就超过1700万元,如何让每一滴水物尽其用?2019年,一场关于水的循环试验在晶昊悄然启动。 算盘打得响,可现实给企业泼来冷水。外排水含氯、含氨,直接回用,会腐蚀锅炉,原有的水处理设备,只能处理氯离子,想要脱氨,就要上新技术,光设备投入就要3500多万元,水还没省下一滴,钱却要先花一大笔。 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远西:“那是肯定纠结,因为毕竟花这么多钱,行不行,之前是没有这样的工业化先例。” 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燕军:“目前,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了98%,水资源循环利用每年给我们省下了2000多万元,会作为技术改造的再投入。” 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峰:“废液再利用这一块,我们已经开发了高强硫酸钙、氯化钙等三款产品,年产能30万吨。每年为我们增收超过2.6亿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