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蜜蜂汇智旗下
联系我们 / 18500214531

全盐产业信息网

全盐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全盐资讯 > 新闻快讯

聚焦晶昊盐化:一滴水的循环经济账

时间:2025-08-11 点击:20 【字体:

       8月8日晚,江西卫视《江西新闻联播》报道江盐集团晶昊盐化调研情况,从“一滴水的循环经济账”,展示晶昊盐化在节水、循环用水、废水处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效,以及绿色发展的路径。      

       消耗14吨水只能换1吨纯碱,这是传统化工行业的用水账本。在江西,一家化工企业用6年时间将这个等式彻底改写,依托科技创新,从喝水大户到吸水行家,实现“滴水生津”。今天,让我们跟随记者走进这家国家级绿色工厂,一起算算一滴水的循环经济账。

       记者钟智瑶:“这里是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,全省唯一的纯碱生产企业。按照传统工艺,每生产一吨纯碱需要耗水14吨,14倍的工业用水需求该如何平衡?”
       眼前这个水帘洞般的庞然大物循环冷却系统,是整个生产线的心脏,纯碱生产过程中碳化、煅烧、蒸稀三项主要工序,能否24小时不间断运转,全靠它的降温魔法。

       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纯碱分公司经理李健刚:“纯碱系统生产它要产生很多热量,温度都70多(摄氏)度,要用30多(摄氏)度的循环水去把几个系统里的的热量降下来。”

       仅冷却这一环节,每小时就要用掉200多吨水,而在纯碱生产中,各个环节都少不了用水。李健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按企业年产70万吨纯碱的总量算,一年下来,光水费就超过1700万元,如何让每一滴水物尽其用?2019年,一场关于水的循环试验在晶昊悄然启动。

       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峰:“我们每天要补充3千立方米的工业用水,但同时又排掉3千立方米的冷凝水,这一用一排,所以我们当时就想把这部分外排的水把它用起来。”

       算盘打得响,可现实给企业泼来冷水。外排水含氯、含氨,直接回用,会腐蚀锅炉,原有的水处理设备,只能处理氯离子,想要脱氨,就要上新技术,光设备投入就要3500多万元,水还没省下一滴,钱却要先花一大笔。

       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远西:“那是肯定纠结,因为毕竟花这么多钱,行不行,之前是没有这样的工业化先例。”

       在当地工信部门的支持下,晶昊决定迎难而上。新设备安装后,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。脱氨设备水处理能力跟不上,连设计产能的一半都达不到,关键时刻政府牵线搭桥。晶昊与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共同攻关,8个月里,科研团队推翻了上百套方案,最终研发出行业首套脱氨循环用水装置并顺利达产。六年间,企业累计投入超2亿元,攻克10多项关键技术。多项成果被工信部,作为行业绿色转型标杆方案在全国推广。

       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燕军:“目前,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了98%,水资源循环利用每年给我们省下了2000多万元,会作为技术改造的再投入。”

       记者钟智瑶:“在纯碱生产线上,水不仅能循环利用,还能变废为宝。我身旁这个大袋子里头的白色粉末叫做高强硫酸钙,它的价格比普通的硫酸钙石膏要高出了近5倍。你肯定想象不到,这是由纯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转化而成。”
       这条刚刚投产的高强硫酸钙产线堪称变废为宝的魔术师,他将纯碱废液与盐矿中的硫酸钠相互反应,摇身变成建材行业的高附加值产品,强度是石膏的十倍,最后一滴水的极致探索,让晶昊不仅收回了研发成本,省了钱,还增了效。

       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峰:“废液再利用这一块,我们已经开发了高强硫酸钙、氯化钙等三款产品,年产能30万吨。每年为我们增收超过2.6亿元。”


185002145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