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盐金坛丨老问题新思路,盐厂破解“蒸汽顽疾”
金赛盐厂的一期生产线,这几年一直有个“老毛病”:一到夏天末效真空度低了之后就“吃不饱”,产量总是上不去。
由于干燥床蒸汽冷凝水中掺杂过热蒸汽,老是窜进加热系统,导致首效压力不稳、回抽和换热效率降低。
为了解决问题,盐厂换了好几批疏水阀,然而甚微,始终治标不治本。
作为厂里的制盐主管,蒋志明没少为这件事头疼。直到厂领导一句话点醒了他:“既然堵不住,能不能把它引到别处去?”
这句话,让蒋志明豁然开朗。
他不再执着于“堵”,而是开始琢磨“疏”。那几天,他整天趴在系统流程图前,一条管线一条管线地捋,一个罐子一个罐子地想。 “二期干燥床的冷凝水是进硝系统加热室的,一期为什么不行?”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子里跳出来:把干扰一期系统的冷凝水,引到301冷凝水桶里去!
但想法虽好,能不能落地?会不会影响301罐的运行?谁也不敢打包票。蒋志明带着技改小组反复论证,最终决定先拿一台干燥床做试验——把401C的冷凝水切改到301桶,看看效果。
“必须在天热起来之前搞定,这样才能看出真实效果!”2024年4月,改造正式启动。管道重新铺设,阀门调整到位,调试一次成功。
结果令人惊喜,仅仅运行一个月,系统就稳定了下来,每天足足多产20吨盐!而301闪发罐运行平稳,丝毫没受影响。
更让人称赞的是,整个改造只花了4万元。相比之前动辄更换疏水阀,甚至考虑回送电厂那种大动干戈的方案,简直“四两拨千斤”。
算一算效益,更让人振奋。新系统每年夏季可节约大量蒸汽,节省成本显著。不仅如此,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均得到了大幅提升。
一场困扰盐厂多年的“蒸汽顽疾”,就这样被蒋志明用一个“疏导”的思路彻底破解。
回顾这个过程,他感慨地说:“有时候不能钻牛角尖。一条路走不通,就换一条路走,说不定惊喜就在转角处。”
而现在,蒋志明又有了新目标:怎么让各条生产线效能再提一提。提质增效和技改的路上,他从来停不下来。